教育中介机构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
  内蒙古智力引进出国留学服务有限公司理事长
  张宝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及出席会议的各位同仁:
  首先衷心感谢教育中介工委的领导,给我与各位同仁和积极支持中国留学教育的各位同志,提供共同探讨留学中介教育的发展的学习交流机会。今天出席会议的各位留学中介代表中,有很多是成立早、规模大、成绩显著的留学机构,而我们中介机构正处于发展阶段。参加本次会议我学到了很多新鲜的、富有建设性的知识。探讨行业性的政策,法规及指导思想,将在我们今后的自费留学中介工作中一定会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教育中介工委推行《行业规范》,引领行业自律,并提出阳光留学,参照公派留学管理服务体系设计的自费留学阳光服务系统,特别是加强出国前的预备教育,十分必要。众所周知,出国留学培训教育在留学教育和人才培养当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目前正在积极申请阳光留学试点工作,下面我向大家和工委会介绍一下我单位的基本情况及留学培训教育工作。

  一、内蒙古日本语职业学院

  我单位是以内蒙古日本语职业学院为基地,由内蒙古智力引进出国留学服务中心和内蒙古智力引进国际人才交流中心等两个部分组成,是一个机构,三个法人,三块牌子。学院成立于1983年3月,迄今已有27年了,是由二战前留学日本的老人创建的,他们为了发挥离休后的余热,创办了学校,从而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留学目的国很明确,就是日本。所以我们27年以来一直从事面向日本的教育和向日本输送自费留学生的事业。已选送到日本正规大学的留学生有4000余名,其中有933名获得博士学位。80%的毕业生实现了在日本高薪高位就业。20%的毕业生回国后,大多数就业于国内的日资企业,有一部分从政,在内蒙古各级政府县处级以上的部门有138名。目前在校生600余名。
  目前学院属于高等专科学历教育层次。在学院学习三年的毕业生,可直接编入日本大学的三年级,学够两年的可编入大学的二年级,学够一年的可从学部一年级开始留学。所以学院和中介是一个有机体。我们向日本选送自费留学生是从26年前开始的。1999年为了运营合法化,申请了留学中介资格证书。

  二、出国前教育

  留学生的出国前教育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就学的成败。把学生送到国外并不等于留学成功。要适应异国他乡的文化、风俗习惯、价值观、顺利完成学业,并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才算成功。所以我对在出国留学前的教育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外语培训

  学生一入学,就进行“留学外语学习”的入学教育。“留学外语”是以听说为主,实行“课堂外语”和“生活外语”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教学,所以学生到异国他乡后,就能很快适应当地的生活并减轻思念家乡之苦。来我院学习的600多名在校生,百分之百都是准备赴日本留学的,他(她)们的学习劲头都很足,只要及时加以引导就能进入正常轨道。我们送到日本的4000多名留学生中,没有一人因语言障碍而辍学的。

  (二)出国教育

  出国教育和外语教育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领域。出国教育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留学的目的,多举一些近代、现代留洋归国成名成家为国效力的典型人物的事迹。让他们在出国前就树立胸怀祖国,艰苦奋斗的远大理想。另一个是留学目的国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政治、经济、法律、法规以及教育体制等,把它作为必修课,与语言文化教学穿插进行。在这方面我们有过教训:2000年4月升入日本樱花学园大学的(女子大学)20名学生中有6名同学因违反规定倒垃圾,被警察抓捕拘留。

  (三)防火教育

  日本的交通和防火教育是从幼儿园开始的。自古日本建筑以木材为主,火灾的危害性超乎寻常,加之经常发生地震,所以日本国民的防火意识特别强。不仅是防火教育,而且预防设施装备到家庭、到个人。因此,学生出国前一定要学习掌握日本式的防火知识。

  (四)交通教育

  从交通法规来说,我国是右侧通行,而日本是左侧通行。人行路上经常发生与日本人正面相撞的事。再者,日本的交通法规执行得非常严格,车辆完全按红绿灯信号行驶,交叉路口行车速度达60迈。不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就有生命危险。现在已经有了我国赴日本旅游人员在东京横穿马路被车撞死的交通事故,这就是他们对日本的交通法规认识模糊造成的后果,是惨痛的教训。由于我们对出国前的留学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特殊培训,在交通及火灾方面没出现过问题。
  成绩是鼓励,困难是磨练。今天能在这里发言希望领导和同仁对我单位留学培训教育工作提出宝贵意见。我们将积极推行《行业规范》,并希望工委会领导给予指导,尽快加入阳光留学系统。我深知奋斗历程有曲折、有艰辛。我们的教育生涯才刚刚起步,我们的工作离理想的要求还差得太远。今后,我愿与各位继续在平凡工作中实现对留学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让我们从谦卑做起,从感恩出发,在追寻教育梦想的道路上奋勇向前,永不止步!
  最后,衷心祝愿出国留学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祝愿在座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新春愉快,阖家幸福、安康!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