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德国在地区分类上属于西欧或中欧,东邻波兰、捷克,南接奥地利、瑞士,西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接丹麦,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是欧洲邻国最多的国家。面积为35.7万平方公里,其中包括349,223平方公里的陆地及7,798平方公里的水域,德国为欧洲面积第7大国家及世界面积第62大国家。国界线长3757千米,海岸线长2389千米。德国面积的53.5%用于农业,29.5%是森林,12.3%用于居住和交通,1.8%是水域,其余的2.9%是荒地。2013年8033.4万人,主要是德意志族,还有丹麦族和索布族等。有725.6万外籍人,占人口总数的8.8%,以土耳其人最多。德国居民中33.7%的人信奉基督教新教,33.2%信奉罗马天主教,此外,还有少数人信奉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德语为通用语言,汉堡附近地区说的德语为德国官方德语。
历史:公元前境内就居住着日耳曼人。公元2-3世纪逐渐形成部 落。843年德意志从法兰克帝国分裂出来,962年建立神圣罗马帝国。13世纪中期走向封建割据。1806年7月12日,通过签署莱茵邦联条约(德语:Rheinbundakte),16个在法国保护下,脱离了神圣罗马帝国,建立了一个新的政治联合体“莱茵邦联” 。普鲁士于1866年的“七星期战争”中击败奥地利,次年建立北德意志联邦,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建立。1919年2月德意志建立魏玛共和国。1933年希特勒上台实行独裁统治。 德国于1939年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5月8日德国战败投降。翌年5月23日,合并后的西部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同年10月7日,东部的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90年3月18日,民主德国人民议会实行自由选举,德梅齐埃任总理后,两德统一的步伐大大加快。8月31日,双方又在柏林签署两德统一条约。民主德国的宪法、人民议院、政府自动取消,原14个专区为适应联邦德国建制改为5个州,并入了联邦德国,分裂40多年的两个德国重新统一。
政治:德国实行多党制,主要有以下政党:德国社会民主党、联盟90/绿党、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教社会联盟、自由民主党、民主社会主义党、德国的共产党、共和党。《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于1949年5月23日生效。基本法确定了德国五项基本制度:共和制、民主制、联邦制、法制国家和社会福利制度。1956年、1968年曾作过较大修改。1990年10月3日起适用于全德国。2005年5月12日,德国联邦议院表决通过了《欧盟宪法条约》。2006年,德国通过了联邦制改革法案,采取“以权力换权力”的办法,重新调整和明确了联邦与各联邦州的管辖权限,将部分立法权下放到联邦州,同时减少主要代表各州利益的联邦参议院的立法参与权和审批权,从而提高了政府决策能力和立法效率。根据德国《选举法》规定,凡年满18周岁的具有德国国籍的公民都有选举权,议会由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组成。每届任期4年。联邦宪法法院是德国宪法机构之一,是最高的司法机构。主要负责解释《基本法》,监督《基本法》的执行,并对是否违宪作出裁定。
教育:德国作为欧洲强国,因其公立大学免收学费及承认中国的学位而成为近年留学的热门国家,不少学子赴德留学。目前德国高等教育人口约172万,占19-26岁人口中的33%,分布在四所综合大学、90所大学、6所教育学院、16所神学院中,这4类机构是真正具有大学地位的高等教育机构。此外尚有46所艺术学院、146所专门高等学校和30所公共行政专门高等学校。
德国的教育体系为12至13年义务教育,教育体制因州而异。德国教育体系主要分为五个部份:
基础教育层级Primarstufe:教育体制开始的前四年(有些州是六年或是在第五以及第六年有独立的Orientierungsstufe。
第一级初阶Sekundarbereich :在结束小学阶段後进入此层级,主要分为三个类别:职业预校Hauptschule、实科中学Realschule、文理中学Gymnasium。
第二级进阶Sekundarbereich :衔接文理中学第二级初阶的学生以及职业教育再深化的教学内容。
第三级高等教育 Tertiarbereich:分为传统大学、技术学院、科技大学等形态。
衍生教育Quartaerbereich:含现行学校教育体制以外的教育范畴,以及非制式规定的、私人性的、职业性的继续教育。
高等教育简述:
德国高等教育1976年《联邦高等教育基准法Bundeshochschulrahmengesetz, HRG)》放宽高等教育机构的认定范围,将所有具(Hochschule)之名的学校都概括称为大学。目前,除下萨克森州等个别州规定学生须缴纳学费外,德国的国立高等教育均免收学费。德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大概含括了340所高等学校Hochschulen,其中大部分是公立,大约有160所的大学、神学院、教育学院以及艺术学院,每年约有3/4的大学生都是集中在这里学习;其余的学生则分属于应用技术大学Fachhochschule、职业技术学校Berufsakademien,等相关领域。
综合性大学, 通常称为Universität,以教学和科研为主,这类学校可授予Diplom, Magister Artium 及Doctor学位。高等专业学院,通常称为Fachhochschule,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学生经4-5年的专业学习,可取得高等专业学院毕业文凭(Diplom FH)。一些高等专业学院还设置使用英语授课的继续研修阶段课程(Aufbaustudium),学制一年半至2年,毕业后可获得(Master)学位。
申请者一般要求具有学士学位或相当水平的学位。一般情况下,高等专业学院无博士学位授予权。德国许多大学已经开设了非常适合国际学生选择的国际课程:三年取得学士学位,两年取得硕士学位;传统课程同上。在所有德国官方承认的大学获得的Bachelor (学士)和Master(硕士)中国教育部承认其为Bachelor (学士)和Master(硕士)。绝大多数德国高校已经用学士(Bachelor)和硕士(Master)这一全新的二级学位体系取代了传统的学位体系。新的体制促使大学教育尽量去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那些将来不想从事学术研究的学生,可以攻读学士学位,三年或四年以后毕业,就能够获得从业时需要的基本专业技能。
德国大学教学语言主要是德语,一些院校近年也逐步开设英语教学的国际课程。对外国学生入学通常都要求通过大学入学德语语言考试(DSH或Test Daf)。德国大学每学年两个学期,分别是10月至第二年2月和4月至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