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
1707.54万平方公里
人口
1.419亿人(截至2009年4月1日)。民族180多个,其中俄罗斯族占人口总数的79.8%,主要少数民族有鞑靼、乌克兰、巴什基尔、楚瓦什、车臣、亚美尼亚、摩尔多瓦、阿瓦尔、白俄罗斯、哈萨克、乌德穆尔特、阿塞拜疆、马里和日耳曼族。俄语是俄罗斯联邦全境内的官方语言,各共和国有权规定自己的国语,并在该共和国境内与俄语一起使用。主要宗教为东正教,其次为伊斯兰教。根据近两年来全俄民意研究中心调查结果显示,50-53%的俄民众信奉东正教,10%信奉伊斯兰教,信奉天主教和犹太教的各为1%,0.8%信奉佛教。
首都
莫斯科(Москва)。人口约1415万,其中常住人口1038万(截至2009年1月1日,莫斯科市内务局统计)。平均气温:1月-8℃,7月21℃。
重要节日
公历新年:1月1日;东正教圣诞节:1月7日;俄历新年:1月13日;祖国保卫者日(原苏联建军节):2月23日;国际妇女节:3月8日;春天与劳动节(原国际劳动节):5月1日;胜利日(伟大卫国战争胜利日):5月9日;国家主权宣言通过日(国庆日):6月12日;人民团结日:11月4日。
简况
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东西最长9000公里,南北最宽4000公里。邻国西北面有挪威、芬兰,西面有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西南面是乌克兰,南面有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东南面有中国、蒙古和朝鲜。东面与日本和美国隔海相望。海岸线长33807公里。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以大陆性气候为主,温差普遍较大,1月气温平均为-5~-40℃,7月气温平均为11~27℃。年降水量平均为150~1000毫米。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以莫斯科大公国为中心,逐渐形成多民族的封建国家。1547年,伊凡四世(伊凡雷帝)改大公称号为沙皇。1721年,彼得一世(彼得大帝)改国号为俄罗斯帝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1917年2月,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专制制度。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爆发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后扩至15个加盟共和国)。1990年6月12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发表《国家主权宣言》,宣布俄罗斯联邦在其境内拥有“绝对主权”。1991年8月,苏联发生“8.19”事件。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通过决议,承认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个加盟共和国独立。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三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别洛韦日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1日,除波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的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和《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议定书》。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至此,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成为完全独立的国家,并成为苏联的唯一继承国。1993年12月12日,经过全民投票通过了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规定国家名称为“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意义相同。
行政区划
俄罗斯联邦现由83个联邦主体组成,包括21个共和国、9个边疆区、46个州、2个联邦直辖市、1个自治州、4个民族自治区。
经济
2008年全年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达5.6%。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俄经济增速自年中开始下滑。1-4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8.5%、7.5%、6.2%和1.2%,建筑、交通和工业生产领域下降幅度最大。固定投资额虽然增长了9.1%,但远低于2007年21.1%的增长率。俄政府此前预计2009年俄经济下降2.2%,但2009年1季度国民生产总值同比降幅为9.5%,迫使俄政府下调经济发展预期。
随着世界经济对石油天然气及其他原材料需求的下降,俄外贸受到较大影响,出口明显下降。第4季度俄资本外逃总额1306亿美元,超出2005-2007年流入资本的总和。截至2008年底,俄外汇储备缩减至4271亿美元,比2007年底下降10.8%。
伴随经济形势的恶化,俄居民社会生活水平出现了近8年来首次下降。第4季度俄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下降5.8%,拖欠工资总额环比上升54.9%,达到47亿卢布。失业率也开始快速增加,至2008年底俄失业人数达540万,同比增长22.7%。
文化教育
俄罗斯教育分为学前教育、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三个层次。近年,由于俄罗斯学龄儿童数量呈下降趋势,俄罗斯普通教育机构也相应有一定的减少。2008年,俄罗斯联邦共产党有各级各类教育机构105018所,在校学生人数3572.42万人。
俄罗斯是教育大国,在自然科学和基础研究方面,高等教育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航空航天、军事工业等工程技术领域亦属世界一流。在人文和社会科学拥有优秀传统和鲜明风格。国立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大学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建于1755年。莫斯科大学目前开设27个方向57个专业,研究生培养专业达168个。本部现有29个系,15个科研所,4座博物馆、350多个教研室,1个科技园、1所植物园,图书馆藏书达900余万册。还有4所分校。本部在校生38251名学生。莫斯科大学师资力量雄厚,教师及科研人员共计13875,其中2125人获得博士学位,5195人获得副博士学位,教授约1000名,副教授和讲师约2000名,约300名俄罗斯科学院及分类科学院院士和通讯院士。俄罗斯的18位诺贝尔奖学金获得者中,有11人在莫斯科大学工作和学习过。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建于1724年,是一所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有19个系,在校生近2万人,教师2000多人,其中科学院院士和通讯院士23人,7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在圣彼得堡大学学习工作过。俄罗斯的著名高校还有莫斯科鲍曼国立技术大学、莫斯科动力学院、莫斯科门捷列夫化工大学、莫斯科石油天然气大学、莫斯科航空学院、莫斯科矿业大学、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莫斯科普希金语言学院、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苏里科夫美术学院、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圣彼得堡海洋技术大学、圣彼得堡精密技术信息大学、圣彼得堡矿业大学、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喀山大学、萨马拉航空航天大学等。
2008年,俄罗斯实施的国家教育优先发展工程第一阶段宣告结束。2008年5月,俄总统梅德维杰夫签署了“组建联邦大学”的命令。通过地方院系合并,新组建西伯利亚联邦大学和南联邦大学。11月,俄罗斯再次提出组建国家级研究型大学的计划。